资本观察

苏州“汇聚向善力量,共创美好生活”主题慈善义卖市集举行

  当晚的苏州,很暖,很有爱。

众多义卖品打5折 市民悄悄多付钱

  金鸡湖畔,晚风习习,爱意满满。

  在苏州工业园区圆融时代广场天幕东街,爱心义演、慈善市集、打卡互动……一个个爱心专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。

  一段极富感染力的《携起手,爱苏州》歌曲快闪表演,瞬间点燃了现场热情。由长三角打工者艺术团、苏州残疾人艺术团、高新区新浒学校等带来的爱心义演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。

市集总是最美人间烟火。非遗手工艺品、文创商品、鲜花花卉、咖啡饮品等义卖摊位前,排满了前来购买的市民。

  记者经过粗略统计,相较于市场价,义卖品的销售价格普遍在5折至8.5折区间。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有不少市民并未按照折后价购买,而用“取整数”的方式多付款。

  王女士便是其中一位。在现场,她和朋友购买了两只养生槌,原本12元的价格,她支付了20元。“在逛街时也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,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慈善事业。”王女士表示。

  “带来的40盆鲜花刚摆上不久,就被抢购了10盆,大家非常喜欢。”摊主李燕娟笑着说道。

  “慈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,而是一群人的力所能及。”苏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盛乐表示,“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,每一分善款、每一次携手、每一处关爱,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,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。”

汇聚涓涓细流 福气苏城向上向善

  今年是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30周年。

  截至2024年底,苏州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13.54亿元,支出款物12.42亿元。另外,慈善药品援助项目共发放抗癌药品价值35.67亿元,惠及特困癌症患者20.15万人次。

  善款善用,情暖苏城。市慈善总会紧紧围绕“扶贫济困、应急救助、社会公益”三大领域,建立“慈善需求清单、慈善资源清单和慈善项目清单”,聚焦特殊群体,聚焦民生关切,确保“救”得更精细,“助”得更暖心。

  例如,在扶贫济困领域,“助学圆梦”活动累计发放善款6681.39万元,资助3.61万余名困难学生,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未来;在应急救助领域,实施了“AED”与急救能力提升工程。截至2025年7月底,在地铁站、公园等公共场所安装了1080台AED设备,院前急救成功449人,累计培训急救志愿者8.3万名。

  苏州市慈善总会先后被评为“全国先进社会组织”和“5A级社会组织”。

  近年来,苏州聚焦“六大慈善”(法治慈善、惠民慈善、融合慈善、协同慈善、全民慈善、阳光慈善),充分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力量在落实民生实事、推进乡村振兴、服务基层治理、助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。

  五年来,全市共募集慈善款物79.58亿元,全部用于扶贫、济困、救孤、恤病、应急救助等公益慈善活动。在慈善法修改后,苏州出台了全国第一部慈善领域的地方性法规《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》,市政府印发了《关于推进苏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夯实法治根基。

  2024年,全市共开展慈善项目2244个,惠及困难群众270万人次。创立“苏家善”社区慈善品牌,在全市97个乡镇(街道)、2215个村(社区)全部设立社区慈善基金,引导慈善资金超5亿元,解决群众身边的“小急难”问题,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。

  目前,全市累计认定“慈善实体”79个、“慈善空间”862个,引导慈善组织拓展专业化服务功能和服务形式,满足特殊困难群众多层次、个性化需求。

  近年来,苏州先后获评“中国最具爱心城市”“2024年度慈善城市”“2024年度中国城市慈善环境十强”。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公益慈善的先进典型,142个企业、组织和个人获得全国和省级慈善奖表彰,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。(苏慈)

上一篇: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,福建永泰耕村书院落成
下一篇:汇聚善行力量共建“大爱之城” 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三十周年会议暨“慈善一日捐”集中捐赠仪式举行

捐赠征集

更多

慈善人物

更多

排行